推广“社会艺术美学”—对话上海视觉艺术设计展策展人

发布时间:2017-12-11    点击次数:3608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策展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许一兵及陈嵘表示,期待每一位前来观展的阅读者能够和作品“对话”,感受视觉艺术设计的魅力,并从中解构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体验。本期同时采访了两位策展人,伴随他们的视角解读,来进入引人入胜的视觉艺术现场吧。


Q1:作为策展人,通过展览期望传递出怎样的面貌和态度?对于专业人士及普通设计爱好者,有何分别的指点或提议。


许:正如我们提出的展览主题“开放性的作品”,这是一个现代艺术的观念,但是作为中国的设计太把设计做成“设计”了,它失去了作品性,失去了给阅读者重新思考的可能性。我希望给普通观众传递的一种信息是,设计也是审美的一部分,它首先是愉悦你的;而对专业设计师,我们则希望提醒中国设计不要过于沉溺于追求高大的目标,前卫的技术,改变地球等等,其实可以从为社会美学的推广做起。我很惊讶上海的观众可以为一场艺术展花200块的门票,说明他们已经具有高审美需求了。


陈:我不觉得应该有设计爱好者的说法,设计和艺术不同,设计是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和商业问题的手法。设计师应该是有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士。我们这次展览是针对设计师和设计专业学生的。我个人期待学生能看到设计的实物。毕竟能看到来自世界不同地域顶级设计师作品的机会非常有限。简单说,你能通过近距离观看设计作品去更好理解背后设计师的专注和素养。就像看梵高作品实物和印刷品的区别,实物的设计作品会让人感动。


Q2:“全球视觉艺术设计25人展”当中的设计师是如何遴选出来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哪些作品让你眼睛一亮?


许:首先他们都是代表各自城市的具有活力的设计师,其次他们的作品必须要有“开放性”;他们是否坚持自己的作品性思考,观众是否能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设计目的之外的东西。比如说来自东京的古平正义先生,他成名很久,但是他对于设计一直有一种近乎苛刻的艺术追求,他不断地挑战海报设计上的工艺,甚至客户都没有要求他这么做,他的海报上应用了所有你能想象的制作方法,你很难想象他为日本一个邮局设计的递送到普通家庭的宣传海报是经过非常复杂的镂空雕刻制作而成的,当用户拿到手里打开时,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DM(直邮)广告。


另外一件作品则相反,完全脱离传统的,手工的,工匠的设计——来自纽约和墨尔本的Tin&Ed。他们这次参展的作品是一个无限生成的投影视频作品,他们设定了单位形态,而其他的部分,构成、运动、组合都是由计算机完成的。他们说:不是我们设计了作品,是程序设计了作品。


陈:全球25人展,并不是全球最优秀25人展,我们只能在能力范围内邀请到优秀的设计师参展。还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因为时间、档期等无法参加,非常遗憾。同时在有限的场地里,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展现设计师的作品,以便让大家加深理解。所以人数受到了一些限制。所有参展设计师都各有专业倾向,表现手法各异,这正是我们希望能呈现给观众的效果,所有作品都希望能让参观者眼前一亮。


Q3:“界面的延展——动态海报设计展”似乎跳脱出了平面的范畴,运用了数字媒介,请介绍一下当中的实验性与奥妙。作品呈现了创作者不凡的实力,那么您认为中国海报设计在国际舞台上到达了怎样的水准?如有差距或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许:我一直认为中国设计师手里的海报似乎是作品交流甚至是比赛交流的工具,并没有达到它本应该有的“视觉传达媒介”的地位。而手机和移动媒体的发达让“竖屏”的观感日常化,海报又有了新的可能性,当然它就会变得更数字媒体化,比如可交互,动态的。从展览的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界面的迁移,中国设计师很早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甚至是有些优势吧,移动媒体在中国的强盛,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技术层面上中国设计师不输于任何一个设计发达国家。


陈:有不少中国设计师的的海报设计作品在国际大赛上获奖。但说实话,海报在中国并没有真正的生存土壤,社会发展的过程阻碍了纸质海报的完整发展,不过,跳跃式的社会进步,反倒给动态海报设计提供了新的土壤和发展机遇。


Q4:据说,创意大奖英国D&AD(Design and Art Design)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奖项之一。此次2017获奖作品展,是否有中国设计师在其中施展拳脚?


许:有,这次选了上海的设计师熊超,他是一位广告人,但是作品符号感特别强,没有花架子且特别有趣,我们给他一个巨大的墙面展示作品。中国设计师的获奖能力已经非常强了,我反倒想提醒设计师们,为了获奖而获奖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D&AD也和我聊过他们不喜欢看到空洞的,高大全而没有人情味的设计,更不喜欢为了拿奖的“飞机稿”,因为它会从根本上让设计作品脱离生存的环境。


陈:国际知名大奖上,中国人已经多次斩获殊荣,D&AD都有过中国设计师做评委。不过,总体来说,中国的设计水平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Q5:此次特别展,为何会选择致敬日本平面设计大师胜井三雄先生。您认为日本的视觉平面设计有何独特之处?


许:我们想把这个致敬环节一直持续下去,就像“终身成就奖”一样,它可能不是一个奖杯,而是一种集体的凝视和回顾。进入这个展区,我们马上能感受到胜井先生所营造的美学气息,宁静,光与人的和谐。选择胜井先生作为第一位致敬环节的前辈,是因为他不但作品优秀,更因为他提携和鼓励很多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多年前我做过一个展,在庆祝宴上他得知我的孩子刚刚出生,他第一个站起来举杯为我祝贺,他对设计和生活的热爱,是我仿效的对象。


陈:胜井三雄先生是前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会长,曾任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10年,并建立了该专业的教育体系核心思想。今年85岁高龄的他,60年设计生涯可以说是见证了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全过程。胜井先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关注计算机与设计关联性,并付诸实践,他的关于光与色的系列海报作品是最好的诠释。所以,当我们考虑向老一辈设计师致敬时,胜井三雄先生是首选人物。并且,因为他是我研究生导师,也为能成功邀请提供了可能。


日本的平面设计在早期吸收了德国等欧美现代设计精华的同时,不断融入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具有双重性格的设计风格。日本的平面设计,仍旧是世界一流,亚洲最高水准。日本人特有的细腻、执着都对日本设计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日本的全体国民审美及教育水平,以及政府、企业对于艺术与设计的支持也提供了更好的发挥土壤。


Q6:设计之于城市无处不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视觉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下的新趋势及新价值是什么?


许:视觉艺术设计其实是一个混合概念,广泛来说是通过视觉感知到的艺术和设计,最早业内把它叫装潢设计,随后叫视觉传达设计,现在我们把它定义成视觉艺术设计是在扩大它的外延,甚至说是想模糊设计和艺术的界限,这是我们认为的视觉设计的新的价值——“艺术化”。想想看未来人工智能来到设计行业,设计出“功能”这个东西是不是会变得很容易,而艺术依然是难以被机器理解的。


陈:设计融入了社会和生活的每个细节里,同时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更为模糊,也相辅相成。设计师的智慧在于发挥专业性,同时更多地跨入其他领域而获得新方向的可能性。


Q7:伴随人工智能的优化及蔓延,您认为平面交互设计在未来的前景是什么?


许:我觉得平面设计应该警惕话语权的失去,因为我相信“语言交互”的时代是不可逆转的,未来的交互入口可能不是界面或者搜索器,应该是音箱等代表收音设备的入口。平面设计的前景应该在更开放,更艺术化的地方,不能局限于“平面”。


Q8:多维度的“动态海报”会取代平面海报吗?在国际视野下,您认为存在艺术与设计的界限吗?


陈:取代应该是必然。在看动图的时代,屏幕终究会淘汰纸张,犹如纸张淘汰竹简、竹简淘汰龟甲一般。在任何视角里,艺术与设计当然存在界限,只是这个界限因条件的不同,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模糊在形式感和思考性方面,清晰在功能性与服务性方面。


Q9:最后问一下许老师,您设计了这次展览整体的视觉形象,并把它投放到亚洲最大的户外大屏“外滩之窗”上,您的设计心得是什么呢?


许:我做很多的设计实践项目,有自己的工作室,但是最喜欢做的依然是展览项目,因为我会有空间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次展览的视觉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组“签名系统”。展览的图形部分来自于我比较常用的“生存设计”的方法,也是由软件自动生成完成,它们是各种形状变化的也是无限循环的。


所以它们的特性就是“多媒介”应用的,“外滩之窗”是外滩最重要的LED巨屏,他们也是我的客户,荣幸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让我玩了一把。我把图形生成的数值修改了一下,出现了更适合它屏幕的形态。这组图形表达的是符号化的上海城市形象,有上海城市的涂鸦印象、标语等。很高兴观众蛮喜欢它,有业内朋友形容它很“妖”,也为我们的展览创造了些话题。